精彩2017,長沙這些年度記憶請你點贊

過去一年,長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新征程;長沙獲批設立國傢級臨空經濟示范區,一批重大片區建設精彩開局;橘子洲景區遊客脫衣結繩施救落水父女感動社會,長沙已有157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回望2017年,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總會打動你我心靈,留下難忘回憶。



今日,以“開啟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為主題的長沙市2017“十大年度新聞事件”評選活動正式啟動,20個候選新聞事件同時發佈。2月10日20時前,市民可通過撥打長沙晚報熱線96333、長沙市廣播電視臺熱線0731-85155555等六條投票通道,為心目中的長沙市2017“十大年度新聞事件”投上寶貴一票。



大眾投票階段結束後,將由省內資深業內專傢,綜合多渠道公眾投票情況以及社會反響,評出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年度新聞事件”。屆時,評選結果將通過新聞發佈會向社會正式公佈。



1 長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新征程



【事件回放】



2017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長沙市委十三屆六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新征程的決定》指出,到本世紀中葉,長沙經濟社會發展大致分“三步走”:從現在到2020年,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國傢智能制造中心、國傢創新創意中心、國傢交通物流中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在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進程中邁出步子;從2020年到2035年,通過十五年奮鬥,實現發展質量效益更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人民群眾更加富裕、社會更加文明和諧,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前列;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全面提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水平,在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彰顯省會作為。



2 長沙經濟總量過萬億元站上瞭新起點



【事件回放】



2017年12月28日閉幕的中共長沙市委十三屆六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透露: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較上年預計增長9%,成為湖南省首個、中部地區第二個、全國第13個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元的城市。長沙經濟從此站上新起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求進、進中向好。



3 長沙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首座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稱號的城市



【事件回放】



2017年11月1日凌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宣佈,長沙正式加入“創意城市網絡”,並作為唯一一個亞洲城市,與多倫多(加拿大)、瓜達拉哈拉(墨西哥)、佈拉加(葡萄牙)、科希策(斯洛伐克)4個城市一起,獲評“媒體藝術之都”稱號,成為中國首座獲此殊榮的城市。這是長沙獲得的一張重量級國際名片,意味著長沙在自主創新、文化創意、傳媒藝術等方面的努力,得到瞭國際社會和文化創意界的高度評價與認可,在國際舞臺上可以有更大作為。



4 長沙打贏抗洪救災保衛戰經受住湘江39.51米創紀錄洪峰考驗



【事件回放】




2017年6月22日至7月初,長沙遭遇歷年同期歷時最長、范圍最廣、雨量最多、強度最大降雨,湘江長沙段及其支流水位均超歷史峰值。7月3日零時12分,長沙迎來湘江39.51米最高洪峰。長沙市委、市政府在此危急關頭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奮勇抗擊洪魔,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科學應對、全力以赴,確保瞭湘江長沙段及主要支流一線堤防穩固,確保瞭632座水庫和主城區公共設施安全、社會秩序正常有序,全市經受住瞭特大洪峰考驗。



5 長沙68個省定貧困村齊“摘帽”



【事件回放】



2017年12月4日至7日,長沙市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望城區、寧鄉市、瀏陽市年度貧困退出工作進行實地驗收核查,認定6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通過貧困退出驗收,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長沙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效明顯,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6 長沙出臺“人才新政22條廢塑膠處理濾網|處理廢塑膠垃圾濾網” 未來五年投入上百億元招賢納士



【事件回放】



2017年6月29日,長沙市委、市政府發佈《長沙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的若幹措施》,即“人才新政22條”。未來五年,長沙將投入上百億元用於獎勵人才、扶持發展,200萬以上人才將從中受惠。“人才新政22條”首次制定對高校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並予以“零門檻”落戶、給予國際頂尖人才最高1億元項目資助等規定,引發強烈社會反響。2017年10月20日,“人才新政22條”配套細則(辦法)全部出臺。通過實施“人才新政22條”,長沙率先構建瞭青年人才政策體系,快速兌現有關政策,在新一輪人才競爭中奪得先聲、搶占先機。



7 長沙獲批設立國傢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一批重大片區建設精彩開局



【事件回放】




2017年5月17日,長沙市政府宣佈,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經國傢發改委、民航局批復設立,成為繼青島、重慶、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之後第七個國傢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意味著又一國傢級重大開放平臺在長沙誕生。這是貫徹落實湖南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湖南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長沙打造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2017年,臨空經濟示范區、嶽麓山國傢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高鐵會展新城、湖南金融中心等一批重大片區建設精彩開局,“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新高地的建設步伐日益加快。



8 長沙繼續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文明創建步入更高水準



【事件回放】

廢塑膠加工|廢塑膠處理工廠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佈《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長沙以優異成績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12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長沙再度入選,連續十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9 老撾駐長沙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開放崛起的長沙越來越聚焦世界目光



【事件回放】



2017年12月23日,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駐長沙總領事館正式開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外國政府在湖南設立的第一傢領事機構,領區包括湖南、湖北、河南、貴州四省。2017年,長沙積極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加大對外交流,新增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市、荷蘭萊瓦頓市等5個友好城市;與194個國傢(地區)實現貿易往來;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湘粵港直通快車”開通;中歐班列(長沙)貨運量居全國第四;新開國際及地區航線14條,首條國際全貨機定期航線——“長沙-胡志明”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10 首批162件“黑石號”沉船文物回歸長沙銅官窯



【事件回放】



2017年11月10日,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征集的162件(套)“黑石號”沉船文物抵達望城。這是“黑石號”沉船文物首度批量回歸國內,其中銅官窯文物為97件。1998年,德國打撈隊從印尼勿裡洞島附近的爪哇海域發掘的沉船“黑石號”上打撈出67000件珍貴文物,其中56500餘件產自銅官窯。“黑石號”的驚世發現,證明瞭長沙銅官窯是中晚唐“海上絲綢之路”興盛之時的“弄潮兒”。這批文物絕大部分落戶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德方僅保留少部分精品。為推動“黑石號”沉船文物回歸故裡,2017年9月29日,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與德國收藏傢蒂爾曼·沃特法簽訂文物征集協議。一個半月後,征集的162件“黑石號”沉船文物全部回歸。



11 省內首條城際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全線開通



【事件回放】



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西線正式開通運營,這意味著貫穿省會長沙與株洲、湘潭的長株潭城際鐵路全線通車運營,三城開啟“同城”模式。總裡程105公裡的長株潭城際鐵路是湖南省內第一條城際鐵路,以京廣鐵路既有長沙站為中心,連接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全線共設站點24個,設計時速200公裡。全線通車後,起點長沙西至株洲南最快70分鐘,至湘潭最快64分鐘即可到達。長株潭作為湖南省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核心地區,多年前就開啟瞭區域合作協同發展征程,2007年三市之間實現公交車互通,2009年三市實現長途區號統一。而今,三市市民自由便捷穿梭於三城之間,長株潭城市群建設邁出關鍵性步伐。



12 國務院批準寧鄉撤縣設市



【事件回放】



2017年4月10日,民政部辦公廳印發的《民政部關於同意湖南省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的批復》中明確,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以原寧鄉縣的行政區域為寧鄉市的行政區域。由湖南省直轄,長沙市代管。2017年12月3日,湖南寧鄉市成立大會舉行,寧鄉正式撤縣建市。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由“縣”改為“市”,意味著由以農村為主的縣域發展,向著以城市為主的市域發展轉變。



13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對外開放,長沙為國傢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標準示范



【事件回放】




歷經5年擴建,2017年11月29日,湖南省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在面積、規模、功能和服務能力等方面得到瞭極大改善和提升,年觀眾接待能力增至250萬至300萬人次。近年來,長沙致力於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工作,以確保市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2017年,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啟用,炭河古城、秋收起義紀念園開園,湘劇《護國》走進國傢大劇院,全市首臺實景劇《瀏陽河上》常態化演出,市民享受到的文化服務在傢門口升級。2017年2月27日,長沙獲評“國傢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示范地區”,為全國同類城市建立城鄉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工作機制提供瞭示范。



14 長沙新增12傢上市企業 A股上市企業數量和市值均居中部地區首位



【事件回放】



2017年8月11日,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成為國內首傢國有控股節目制作類上市公司。2017年,長沙新增12傢企業上市,超過瞭2014年至2016年三年上市公司新增數量的總和,全市目前累計上市企業達66傢,占全省75.59%,A股上市企業數量和市值均居中部地區首位。



15 中國科學傢長沙培育出高產水稻新種質“巨型稻”



【事件回放】



2017年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夏新界團隊在長沙縣金井鎮宣佈:團隊歷經十餘年成功培育出高產水稻新種質“巨型稻”,該水稻父本材料株高2米,單穂500粒以上,目前已獲得十餘項自主國傢專利和國際專利。根據夏新界團隊公佈的信息,“巨型稻”的單位面積生物量比現有水稻品種高出50%,經6年的多區生產性試驗,“巨型稻”雜交品種的單季產量可穩定達到每畝900公斤,“禾下乘涼夢”將成為現實。



16 橘子洲景區遊客脫衣結繩施救落水父女感動社會 長沙已有157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事件回放】



2017年4月30日下午6時許,長沙橘子洲景區內,一群遊客脫衣結繩成功施救落水父女,這一愛心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近年來,長沙堅持開展以“雷鋒傢鄉學雷鋒”為主題的市民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放大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效應,不僅選樹瞭一批全國全省道德模范、“時代楷模”,還湧現瞭大批“中國好人”“湖南好人”“長沙好人”身邊雷鋒,打造瞭“七星共明”“群星璀璨”的道德星空。2008年至今,長沙已有157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17 長沙220個老舊社區完成提質提檔,幸福在傢門口升級



【事件回放】




2017年3月7日,長沙市社區全面提質提檔工作年度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確定全年全市完成220個老舊社區的提質提檔。截至12月底,這220個社區通過全面提質提檔工作,“蝶變”成品質高端化、服務優質化、治理多元化、居民幸福感明顯升級的現代化新型社區。

廢塑膠原料|廢塑膠原料處理

18 長沙再捧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



【事件回放】



2017年9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上,長沙市被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榮譽稱號,全國僅4個省會城市獲評。這是長沙在連續三屆獲評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並於2013年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的基礎上,再次獲此殊榮。近年來,長沙市以建設最具安全感、公平感、正義感城市為目標,不斷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為社會經濟發展、市民安居樂業提供瞭良好的安全保障。



19 長沙發佈“工業30條”和“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 為實體經濟發展匯聚蓬勃動力



【事件回放】



2017年6月,長沙市委、市政府發佈《關於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的若幹意見》,圍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等五個方面出臺30條具體措施,被媒體稱為國內目前幹貨最多、可操作性最強、綜合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振興工業實體經濟的政策文件。同年8月,長沙公佈“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將頂層設計與政策落地相結合。2017年,長沙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540億元,較上年增長8.5%,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5個百分點;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00多傢,增幅居中部地區首位,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31%,科技創新成為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第一動力。



20 湖南四所高校入選“雙一流”,長沙位列全國第三



【事件回放】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傢發改委印發《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佈瞭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以及一流學科的名單。其中,4所在湘高校榜上有名,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湖南師范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數量按校址所在地排序,長沙位列全國第三。



本版文字整理 長沙晚報記者 匡春林


arrow
arrow

    iuy048ai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